- · 家畜生态学报版面费是多[04/29]
- · 《家畜生态学报》投稿方[04/29]
- · 《家畜生态学报》数据库[04/29]
- · 《家畜生态学报》期刊栏[04/29]
云南野象为何迁徙?专家:大概率是寻找新栖息(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近日,原本生活在西双版纳州勐养保护区的15头亚洲象向北迁徙,进入云南玉溪峨山县地界。图据网络 象群不时出现在人类居住区,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近日,原本生活在西双版纳州勐养保护区的15头亚洲象向北迁徙,进入云南玉溪峨山县地界。图据网络
象群不时出现在人类居住区,并且离人类密集居住区越来越近,不禁让人好奇,迁徙的象群迷路了吗?“大象一般是靠记忆确认路线。”张立表示,不能按照人想法去揣测大象。象群离开原来的栖息地向外扩散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按照之前的经验前往某个区域,有一个固定的目标。另外一种情况则是,以游荡的方式向外探索,没有明确的目的地,本身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不存在迷路一说。
另据2016年7月发表在生态学报的《普洱市亚洲象栖息地适宜度评价》,亚洲象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普洱市的思茅区、澜沧县和江城县,以及临沧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生存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近年来普洱市亚洲象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已经从最初于1996年由景洪大渡岗乡的勐满、大荒田进入普洱境内的1群5头增加到80余头,约占全国亚洲象总数的40%。随着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加,人象之间的冲突随之加剧。
记者从云南省林草局官方获悉,截至5月29日21时,在玉溪市峨山县逗留6天的亚洲象群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境内。为防止象群继续北迁,造成更大威胁,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成立亚洲象北迁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和7个专项工作组,进一步加强现场指导。29日晚,国家林草局派出5名专家和领导到红塔区安哨指挥部共同商讨应对象群北迁相关措施。
迁徙的家族群包含若干个家庭群
大象不知道前方是否有适合的栖息地。知道答案的人类该如何告诉它们呢?张立表示,一般都会先采取食物引导,成本低且易实施。同时亚洲象是食草动物,食物里缺钠,必须定期补充钠。之前在他参与的勐海守护亚洲象栖息地改造项目中,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拍到的照片中,发现野象多次光临人工硝塘喝水的画面,说明了人工硝塘在引导亚洲象进入特定栖息地活动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的亚洲象一般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一带,数量大约300头左右。其象牙可达1米多长,眼小耳大,耳朵向后可遮盖颈部两侧,体长5~6米,身高2.1~3.6米,体重达3~5吨。“亚洲象几乎没有天敌,这次迁徙较大概率是为了寻找新的栖息地。”张立表示。
文章来源:《家畜生态学报》 网址: http://www.jcstxbgw.cn/zonghexinwen/2022/0513/707.html
上一篇:以生态之眼观“胡焕庸线”
下一篇:王利华:应尝试建立一种生态学的近代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