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3.9亿年前“丑萌”东方鱼的生存秘密(2)

来源:家畜生态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0-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而盔甲鱼类一直被认为生存在浅海或滨海环境,含氧量低的浅海环境为它们的生存制造了障碍,即使一些盔甲鱼已经拥有了大量的鳃囊来强化呼吸,但它们

而盔甲鱼类一直被认为生存在浅海或滨海环境,含氧量低的浅海环境为它们的生存制造了障碍,即使一些盔甲鱼已经拥有了大量的鳃囊来强化呼吸,但它们绝大部分还是在这次因缺氧造成的灭绝事件中消失了。东方鱼拥有史上数目最多的鳃囊,很可能是帮助它们在含氧量低的浅海环境中幸存下来的秘密武器,使它又多活了近2000万年。

图3 东方鱼(A)、宽甲鱼(B)和多鳃鱼(C)鳃囊对比图(郭肖聪绘)

东方鱼新标本的发现,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二个中泥盆世盔甲鱼类的化石记录,第一个记录为产自广西博白的近中显眶鱼,保存十分不完整。而目前唯一比这两个记录在时代上更晚的盔甲鱼类化石发现于宁夏中宁,时代为晚泥盆世。这便带来了另一个未解之谜,盔甲鱼类是从何时起迁徙到宁夏、广西地区?该谜团有待未来的进一步研究给予解答。

说到盔甲鱼类鳃囊数目的演化,很多人可能持有“为了在缺氧环境下生存,东方鱼演化出了数目众多的鳃囊”这样的观点。其实这种目的论是对演化论最常见的误解,要知道变异无方向,选择有方向,生物不能决定方向,只是能适应环境的东方鱼活下来了而已。

古生物学的相关工作虽然乍一看跟现在的生活没什么关系,但是它既有趣,又有用。从一块小小的鱼化石,就能推测出这么多东西,是不是很棒啊?

文章来源:《家畜生态学报》 网址: http://www.jcstxbgw.cn/zonghexinwen/2022/1008/713.html



上一篇:呆鱼表情包上新!它靠这个在生物灭绝事件中活
下一篇:没有了

家畜生态学报投稿 | 家畜生态学报编辑部| 家畜生态学报版面费 | 家畜生态学报论文发表 | 家畜生态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家畜生态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