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畜生态学报版面费是多[04/29]
- · 《家畜生态学报》投稿方[04/29]
- · 《家畜生态学报》数据库[04/29]
- · 《家畜生态学报》期刊栏[04/29]
渡渡鸟的灭绝真的是因为笨吗?事实上与猪有关(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自“阿姆斯特丹”号的船员发现了毛里求斯这座岛之后,消息很快就在欧洲传开了,于是大批的殖民者涌入这里,由于当时的生产方式较为原始,殖民者大

自“阿姆斯特丹”号的船员发现了毛里求斯这座岛之后,消息很快就在欧洲传开了,于是大批的殖民者涌入这里,由于当时的生产方式较为原始,殖民者大量砍伐、焚毁森林、开垦荒地、捕猎野生动物,最终导致这里的原始环境被破坏,野生动物大量减少,其中渡渡鸟就是这些野生动物中受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一类。
其实纵观整个过程,渡渡鸟的消失,并不是被人们给吃没的,而是跟大多数因为人类而灭绝的物种一样,是人类活动改变了环境,或者说影响了物种的生存。

环境遭破坏,渡渡鸟大量消失
其实渡渡鸟的消失,跟澳洲袋狼的消失极为相似,只是袋狼对人类及牲畜具有一定的威胁性,被人们捕杀的现象更为严重了一些而已。
由于那个时代的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极为薄弱,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前赴后继的殖民者们不断开垦荒地,使得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场所消失,那么种群数量大幅下滑就是必然的事情,毛里求斯的渡渡鸟如此,澳洲大陆上的袋狼亦是如此。

历史上因生活环境被破坏而灭绝物种不少,而且这一问题之间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拿现代非洲狮来说,原本在非洲除撒哈拉沙漠核心地带之外,在全非洲大陆有着非常广泛的分布,可如今它们的栖息地因人类活动而变得破碎化严重,一整片的栖息地被分割成无数个块状,且栖息地与栖息地之间就如同孤岛般没有生态廊道相连,所以目前威胁非洲狮的因素,除了偷猎盗猎等之外,还有种群无法交流、近亲繁殖等多种因素。

从众多假说里面关于渡渡鸟的灭绝时间节点来看,如:1662年、1681年等,都与殖民者登岛生活的大致时间相吻合,所以不可否认的是,渡渡鸟的消失,殖民者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事实上很多物种的消失,殖民者都是最主要的元凶之一,拿前面提到的袋狼来说,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起初登陆塔斯马尼亚岛的人们,主要是英国流放的一些犯人,他们对耕地的需求并不高,所以最初的十几年时间里面,人类与袋狼倒也算相安无事。

后来随着殖民者在岛上稳定了下来,人口不断增多,到了1824年的时候,整个岛上的人口加起来大约1.3万左右,加上牲畜和家禽等等,显然原本的生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人类社会了。随着人们不断开垦荒地,袋狼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人狼冲突”加剧,最终袋狼被消灭殆尽。
而塔斯马尼亚岛是袋狼最后的生存之所,这座岛上的野生袋狼消失了,就意味着整个物种几乎也快灭绝了,终于在1936年9月7日,最后一只袋狼“本杰明”在动物园中因饲养员大意被曝晒而死,标志着整个物种消失了。

家猪啃蛋,渡渡鸟“绝后了”
袋狼的消失,其实还有一种动物出了很大的“力气”,那就是澳洲野犬,澳洲原本是没有狗的,它们跟着殖民者一起到来,随着人类定居,狗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某些情况下,一些狗挣脱了人类的控制,过起了流浪的生活,成为游荡在村庄周围的流浪狗。
起初这些流浪狗势力并不大,对袋狼这种野生动物并不能产生威胁,但狗天生群居,社会属性极强,越来越多的流浪狗集结成群,随着野化程度不断提升,俨然成了一支不容忽视的“劲旅”。

澳洲野犬体型庞大、呈杂食性,比袋狼更具优势,所以在往后的生存竞争中,澳洲野犬逐渐胜出,一步步蚕食袋狼的生存空间,最终与人类的共同夹击下,袋狼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渡渡鸟的命运与袋狼极为相似,只不过与殖民者一起将渡渡鸟“赶尽杀绝”的帮手,这次换成了猪。殖民者到来,对毛里求斯岛上的野生动物造成的影响其实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的生产活动等直接影响,二是人们带来家禽、牲畜等动物所带来的间接影响。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当初登上毛里求斯岛的“外来客”可不止殖民者,还有家猪、牛羊、家禽、猫狗等等,其中对渡渡鸟影响最大的便是猪。可能人们怎么也想不到,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家猪,为何能对渡渡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
文章来源:《家畜生态学报》 网址: http://www.jcstxbgw.cn/zonghexinwen/2021/070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