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麦当劳“植物肉”凭什么比真肉贵?(2)

来源:家畜生态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植物肉”和“试管肉”的价格会越来越亲民,但也会让一些人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他们会被认为是恶心的、不正常的、错误的。

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植物肉”和“试管肉”的价格会越来越亲民,但也会让一些人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他们会被认为是恶心的、不正常的、错误的。肉。

说到恶心,异常,还有什么不对劲,我们现在吃的肉也好不到哪里去。

人造肉的优缺点

人造肉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来自于食品安全。

曾经,人类吃的肉来自在自然环境中健康生长的家禽家畜,它们的生存环境就是这样。

在健康环境中生长的鸡

自 1960 年代以来,重点一直放在肉类上产量高的西方发达国家推出了“动物工厂化养殖”新模式,大大提高了肉制品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加了肉制品的安全风险。

以肉鸡养殖为例,散养鸡的正常寿命为3~5年,“出厂”后只需35~49天农业“ 强> 准备好被宰杀。 激素可以让这些鸡在短时间内疯狂地长到2公斤左右。但是,由于生长速度过快,一些鸡的骨头无法支撑自己增加的体重,只能趴在地上,甚至倒塌。对于同一种“饲料”。

这肉不是是不是恶心又不正常?

为了确保这些用激素育肥的鸡在拥挤、恶劣、没有阳光的环境中仍然“健康”,养殖户也会给它们大量的抗生素”疾病”。

这就催生了“传统肉制品”中抗生素和激素过量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约有50%的抗生素用于畜牧业,而在美国这一比例超过80%。

除了这些,肉制品也会带来寄生虫的隐患。

以及人畜共患疾病的风险。

人造肉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也有其自身的不足。

在干细胞增殖过程中,试管肉有产生癌细胞的可能性。虽然目前的研究认为这些癌细胞不会受到人体胃肠道消化的不利影响,但不能排除存在潜在的健康危害。

另外,试管肉是体外培养的细胞,需要多种培养元素(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类、维生素等)、生长因子、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 、生长激素)提供营养。一旦进入工业化生产模式,也可能受到污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从资金和生产要素的角度,有学者认为,人造肉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会对畜牧业的副产品(皮革、羊毛等)产生负面影响。

从生态环境来看,人造肉确实更环保。

牛羊这种看似无害的小动物,其实是屁。 2009年,英国科学家发现牛、羊、马、放屁、打嗝、排泄物等反刍动物体内含有大量温室气体“甲烷”,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加上正常呼吸的碳排放和肉类加工的综合影响一公斤牛肉产生的二氧化碳与一辆经济型汽车行驶 100 公里的排放量大致相同。生产一公斤猪肉或家禽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当于一辆汽车行驶约 50 公里的排放量。

畜牧业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使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更加恶化,给能源消耗、土地利用和水资源消耗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

人造肉确实存在各种小缺陷,但它们在替代动物产品方面的作用是积极的。毕竟,我们现在吃的肉里不仅含有抗生素和激素,还含有动物的委屈……

[1] 王生南、马跃辉、赵桂平、姜琳。人造肉分析技术特点及要求[J].畜牧兽医学杂志, 2020, v.51(11):34-43.

[2] 朱洪辉, 赵瑞彤.人造肉技术生态经济研究进展与展望[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v.46;No.416(20):272-277。

[3]赵新瑞、王志新、邓宇等。人造肉生产技术相关专利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046(005):299-305.

[4]顾秀琳.工厂化饲养动物与公众长期食品安全[J].中国禽业指南,2009,26(015):32-33.

文章来源:《家畜生态学报》 网址: http://www.jcstxbgw.cn/zonghexinwen/2021/0707/431.html



上一篇:聚焦“双一流”|第一届全国羊草生物学与产业
下一篇:臭名昭著的野猪实为“雨林卫士”?

家畜生态学报投稿 | 家畜生态学报编辑部| 家畜生态学报版面费 | 家畜生态学报论文发表 | 家畜生态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家畜生态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