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无视科学家反对,美国将释放7.5亿只转基因蚊子

来源:家畜生态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9-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笔者 东邪 转基因技术是当代生物学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科学家通过这门技术可以让某种生物身上出现它原本所没有的性状或功能。早在上世纪就有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改善农作物

笔者 东邪

转基因技术是当代生物学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科学家通过这门技术可以让某种生物身上出现它原本所没有的性状或功能。早在上世纪就有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改善农作物和牲畜的形状,让它们能够尽量抗病害和高产。然而有不少科学家认为转基因食品不仅还不够安全,而且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


以至于现在人们都追求有机食物、天然食物,而不是转基因食物。如果将转基因技术应用到生物防治上,是否会得到认可呢?去年八月份美国相关部门发布了一项计划,预计将在2021~2022年释放7.5亿只转基因蚊子,目的就是通过这些蚊子与自然蚊子交配,从而阻断它们繁育后代的可能性。


近期,《皇家学会哲学学报B》上出现了一篇关于转基因蚊子研究情况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指出来自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科学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届时应该能如期实行转基因蚊子的释放计划。然而该计划遭到了部分科学家的反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蚊子会产生哪些危害?

蚊子被列为人类社会四大公害的行列中,它经常在人们家中神出鬼没,然后在你熄灯睡觉的时候又出来嗡嗡作响。如果你不将它驱赶,不把它拍死,夜晚很可能就会被它叮咬。蚊子对人类最大的威胁就在于传播病毒和病菌,根据研究有四种疾病能通过蚊子进行传播,因此它们也被称为“蚊媒病”。


第一种蚊媒病是疟疾,这种疾病很早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世界三大危险疾病的名单中,其他两种分别是艾滋病和结核病。根据不完整数据统计,全球每年至少有几十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半数以上的疟疾案例与蚊子的传播有关。第二种蚊媒病是常见的登革热,这种疾病在国内的分布主要是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临床研究这种疾病的致死率在15%~50%。


第三种蚊媒病是乙脑,主要患者是孩子。乙脑全称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于1934年首次在日本被发现。患上乙脑的人通常会突发症状,例如高热、惊厥、强直性痉挛等等,重型患病者还会留下后遗症。第四种蚊媒病是基孔肯亚热,相信大家对这种疾病比较陌生,它的初期症状和登革热很相似,但实质上对关节伤害极大,几小时内就能让关节丧失所有功能。

为什么有科学家反对这项计划?

根据美国方面的说法,释放转基因蚊子计划的目的是减少蚊子的种群数量,从而减少蚊媒病的发生。据了解,该计划针对的蚊子是常见的埃及伊蚊,因为这个种类的蚊子不仅能传播以上所说的四种主要蚊媒病,过去的案例表明它还能传播寨卡病毒和黄热病。美国相关部门将与美国高校科研机构展开合作,计划在今年和明年向自然界释放7.5亿只转基因蚊子。


首批转基因蚊子的释放地点定在佛罗里达群岛,因为那里常年都是热带气候,蚊虫滋生情况严重。那么转基因蚊子如何达到减少蚊子种群数量的效果呢?据了解,转基因蚊子内的某些基因组经过修改之后具有阻碍繁殖后代的效果,具体表现在转基因公蚊与母蚊可以进行交配,但无法产下后代。


这项计划听起来还挺有前景的,不用喷洒大量的杀虫剂就能达到控蚊效果,一般居民都会支持。然而部分美国科学家对此表示反对,他们指出经过基因编辑的蚊子一旦成批流入自然界,除了会造成大规模的基因污染之外,还可能出现“超级蚊子”。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此计划的危险性大于它的有效性。

能否将自然界中的蚊子赶尽杀绝?

转基因蚊子是否会造成生态灾难,这个问题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回答得了,但我们可以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该计划会出现预期效果吗?人类能够将自然界里的蚊子赶尽杀绝?7.5亿只转基因公蚊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只投放在佛罗里达群岛上,而且公蚊都能让母蚊丧失繁殖后代,那么假以时日佛罗里达群岛上的蚊子或许真的会消失。


然而这个在有限区域内成功的计划无法普及到全世界,换而言之,要将蚊子赶尽杀绝是不太可能的。一是因为蚊子种群数量非常庞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即使人类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清除它们,最终也不会得到满意的效果。二是因为蚊子在生态圈中还是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昆虫学家伊丽莎白·维洛特就曾写过一篇文章进行论述。

文章来源:《家畜生态学报》 网址: http://www.jcstxbgw.cn/zonghexinwen/2021/0918/539.html



上一篇:一年5.4亿头!作为吃猪第一大国,50年后中国土猪
下一篇:这野草带刺,牲畜见到绕着走,叶片晒晒能做肥

家畜生态学报投稿 | 家畜生态学报编辑部| 家畜生态学报版面费 | 家畜生态学报论文发表 | 家畜生态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家畜生态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