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一年5.4亿头!作为吃猪第一大国,50年后中国土猪(3)

来源:家畜生态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然而,“两头乌”也在面临危机。 由于生长周期较长,2013年到2014年7月,整个金华市,也只养了5010头“两头乌”母猪。这个数字,实在太渺小了。 长此以

然而,“两头乌”也在面临危机。
由于生长周期较长,2013年到2014年7月,整个金华市,也只养了5010头“两头乌”母猪。这个数字,实在太渺小了。
长此以往,正如南京农业大学的王云林在《五十年后,中国地方猪种便会泵濒危动物吗?》一文中所提到的,再过50年,中国人就没有自己的猪肉可吃了。
所以这样看起来,今天中国人在吃猪方面,虽然仍然保持了一贯的细致的态度,但在肉的品种和风味上却基本没什么选择、也不怎么讲究
3、中国土猪的灭绝是一场生态灾难
中国土猪种类繁多,猪种资源相当丰富,但可惜的是,大部分本土猪种的真实生存情况,都和上面提到的成华猪、金华猪一样。
根据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显示,中国特有的 88 种地方猪种里, 85% 的地方猪种的存栏数量急剧下降, 31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濒临灭绝,有横泾猪等 8 个地方猪种未发现,项城猪等 4 个品种已灭绝
事实上,我国的土猪资源十分珍贵,大都具有产崽多、食谱广和易饲养的优点,是各国追逐的对象
汉代中国猪种就已外传,古罗马帝国引人华南猪并育成了罗马猪。
18 世纪英国引进中国华南猪改良当地猪,育成约克夏、 巴克夏猪,其中巴克夏更一度是维多利亚女王餐桌上的挚爱
19 世纪初美国引进中国猪种,育成了波中猪和切斯特白猪。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欧美日等一些畜牧业发达的国家相继引进、研究和不同程度地利用了中国地方品种猪。
2003年开始,欧洲启动了跨欧亚大陆猪的起源研究,该研究基于分子生物学水平发现,当代长白猪含有很多太湖梅山猪的血统。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家猪的遗传资源的 70% 左右是中国猪贡献的。
现实却是,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放弃自己的本土猪种资源,转而大量引进现成的外国猪种,毕竟这种方式不需要自己投入资金研发培育新猪种、见效快、更方便。
也就是说,中国古人经历了数千年才扎好的猪圈,只用了几十年就变得“面目全非”。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明甚至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警告,放任中国本地猪种走向灭绝“是一场生态灾难”
“一些种群在当前看来不一定有太多的价值,但它们关系到动物遗传资源的未来,这就像气候变化一样。遏制家畜遗传多样性的流失,关系到人类发展的未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呼吁到。
中国的土猪,是以前老百姓自己在农村养起来的,在非常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繁衍千年,传承至今,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和抗病力都要强一些。
除此之外,保护地方猪的基因,也是在保护“满足未来不可预见因素的重要基因库”。这些基因资源独特且不可再生,一旦灭绝,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今日份福利#
你关于猪猪,你最喜欢的是哪个部位?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阿信将pick 2位读者,随机送出中信好书一本。

文章来源:《家畜生态学报》 网址: http://www.jcstxbgw.cn/zonghexinwen/2021/0707/434.html



上一篇:从百虎围村到野外灭绝,华南虎到底经历了什么
下一篇:无视科学家反对,美国将释放7.5亿只转基因蚊子

家畜生态学报投稿 | 家畜生态学报编辑部| 家畜生态学报版面费 | 家畜生态学报论文发表 | 家畜生态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家畜生态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